河源市:满城皆绿色,千年客家邑 |
作者:yiluokuang.com 时间:2021-09-17 09:06:01 |
描述:河源市的东江流域是客家人的聚居中心,有着“客家古邑,万绿河源”的美称。客家人也就是“客做他乡”的人的意思。一千多年前,客家先民从战乱的中原开始南迁,前赴后继,穿越崇山峻岭来到岭南大地。河源就是客家人最重要的落脚地之一。 |
《美好城市yiluokuang.com》讯 河源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中上游,东接梅州市、汕尾市,南邻惠州市,西连韶关市,北与江西省赣州市交界,全市面积1.5642万平方千米,下辖源城区及东源县、龙川县、和平县、紫金县、连平县共一区五县,常住人口310万人。
 张彬/摄影 河源市水系分为东江、北江、韩江三大流域,东江流域面积13737平方千米,约占全市面积的87.3%;北江流域面积326平方千米,约占全市面积2.1%;韩江流域面积1670平方千米,约占全市面积10.6%。全市有近百条河流。市内第一大河流为东江,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桠髻钵山和安远县三百山,上游称寻乌水,流入广东在龙川五合圩与安远水汇合后始称东江,全长562千米,流经市境内龙川、和平、东源、源城和紫金等县区,境内河段长193.6千米。
第二大河是新丰江,发源于新丰县小镇崖婆石,流经新丰县小镇、梅坑、丰城、大席等乡镇向南流经西坑,与连平忠信河汇合流入东源县境内半江,纳船塘河、骆湖河、灯塔河,再集治溪、立溪、古岭、南湖诸水,穿过河源市区而汇入东江,也是东江第一大支流。此外,较大的河流还有秋香江、浰江。
1958年筹建新丰江水电站时,在距广东省河源市仅6公里的新丰江下游的亚婆山峡谷修筑拦河大坝蓄水而形成的新丰江水库,四季皆绿,处处皆绿因此又得名“万绿湖”。
东江自北向南流经河源市区,新丰江从西向东绕城而过,两江在河源市区东面交汇,使得整个河源市区三面环水,因而得名河源。
河源市的东江流域是客家人的聚居中心,有着“客家古邑,万绿河源”的美称。“百越”时期,来自江浙一带的越民散居于少数民族之中,对开化粤地起了重要作用。秦平百越后,迁陕陇之民居粤,带来了黄河文化。此后,凡遇中原战乱,都有一批批的移民进入岭南。这些南迁之民与当地土著民族相互同化,逐步形成了客家文明。至今,这里还保存着千年前的客家人民居。
客家人也就是“客做他乡”的人的意思。一千多年前,客家先民从战乱的中原开始南迁,前赴后继,穿越崇山峻岭来到岭南大地。河源就是客家人最重要的落脚地之一。千百年来,客家人在由北向南的长途跋涉和频繁迁徙中,既保留了古老中原华夏汉民族固有的优秀文化传统,又吸收了闽越、畲、瑶等族的优秀文化和风俗。
秦始皇平定、治理岭南时的将士戌卒及官吏和他们的家属,是北方人向岭南移居的第一批移民。他们就是最早的客家人。客家人的讲话被称作“客家话”,是广东省的四种方言之一。
河源市处于粤东北山区与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区的结合部,属山地丘陵地区。境内地势东北向西南倾斜,粤赣边境山高岭峻,最高峰连平县黄牛石顶,海拔1430米。山脉多北东走向,主要山脉有北西部九连山脉,斜贯中部的罗浮山脉及南东边缘的莲花山脉。东江、新丰江纵贯全境,山岭与盆地相间,在山间和东江边分布着冲积小平原和宽广的谷地。在地貌分区上,河源市地貌主要属粤东褶断侵蚀剥蚀平行岭谷低山丘陵区,进一步可划出4个北东向平行排布的带状亚区。北西部连平则属粤北褶断侵蚀溶蚀中低山区。
河源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偏高,年平均气温21.0℃,比常年偏高0.5℃,全年气温变化异常,高温日数多;年平均降水量1742.0毫米,比常年略偏多,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日照时数偏少,年平均日照总时数1733.9小时,比常年偏少1成,时空分布不均。
yiluokuang.com 是所有语言世界网站导航和指南,包括了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1亿个网址,More
从手机浏览器访问《生活宝典》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