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岁月,中国戏台 |
作者:彭晓侠 时间:2023-05-05 03:11:54 |
描述:如今,古台今用,古戏今唱,又成为边地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
《美好城市yiluokuang.com》讯 走进历史的时空,无论历朝历代、官府商贾,古道驿站都以戏台为精神寄托,演绎神秘而丰富的民族文化。沿边地古道驿站线路,踏上马帮走过的青石板,在这些当年的驿站村落里,一座座神奇的戏台让人惊叹,仿佛历史的每一个瞬间就在眼前,你会听到许多有关这些戏台的传说。
自己动手制作免费wifi接收器 历史上,曾经受中原文化影响,又因多民族文化交融,一个时期内许多古戏台在云南边地兴建而起,特别是在盐马古道和茶马古道交汇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古戏台更是数不胜数。
据史料考证,由于边地盐井的开发和驿道的开通,商贾不断集聚,外来文化迅速传入,特别是大量中原文化的传播,当地白族与汉族、彝族等多民族文化融合,由此许多戏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从唐代到民国,云南西部边地的大理、剑川、鹤庆、洱源、云龙、宾川、祥云等地兴建戏台达1000多座,特别是在剑川、鹤庆、洱源、云龙的部分地区,戏台达到一村一座,甚至有的一村多座。每逢过大年、过大节、赶庙会的时候,就会出现村村有戏、台台唱戏、人人看戏的浓厚边地文化氛围,人们从百里之外赶来看戏,台上台下融为一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大理地区经修复和保留完好的古戏台还有50多座。
追溯这些古戏台的历史,最早的建于南昭时期,大部分是明清所建。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背景看,当时建戏台有4个明显的需求:一为官府所在地建,云龙的旧州三七古戏台、宝丰城皇庙古戏台、剑川景风阁古戏台等,主要为知州、知事和官府服务。二为驿站所建,云龙的偌邓古戏台、大达古戏台、大理的大关邑古戏台、周城古戏台、宾川的州城古戏台、洱源的三营古戏台、鹤庆的母屯古戏台、祥云的祥城古戏台等,主要为商贾、马帮、百姓服务。三因戏曲而建,如白族《吹吹腔》、《洞经音乐》、《大本曲》,以及古滇戏,这些戏曲在民间被广泛喜爱。四因宗教而建,大理、宾川、祥云等地居住着多个民族,也就出现了戏台与寺庙结合,共建共用,赶庙会的群众既能敬香祭拜、赶集购物,又能驻足看戏。
这些古戏台的建筑结构有着共同的特点:飞檐翘角,斗拱叠架,平面呈“凸”字形,中间、两侧有照壁,戏台高1.8-2米、宽6-8米、内进5-6米、内高7-8米。檐下枋、梁头有彩绘和雕刻。整个戏台外型美观,造功精巧,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从古至今,边地戏台文化活动都十分活跃。不但演出内容丰富,而且影响广泛,特别是在新时期,这些古戏台为边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由于古戏台的兴建,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内,边地古道驿站出现了信息速达、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民众和谐、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如今,古台今用,古戏今唱,古戏台既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文化阵地,又成为边地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很多古戏台还一直被当地群众使用,草台戏班子的戏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正是这些斑驳的古戏台,让云南各民族传统音声技艺得以活态传承。
yiluokuang.com 是所有语言世界网站导航和指南,包括了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1亿个网址,More
从手机浏览器访问《生活宝典》 |
|